您的位置: 首页 >信息公开>业务工作>文化交流>详细内容

常德花鼓戏

发布时间:2018-04-27 信息来源:市政府接待处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       常德喀(读K音)喀戏,是以常德鼎城区为中心,广为流行于常德市所辖各县城乡的地方小戏,曾有灯戏、花鼓戏、楚剧等多种称谓。清乾隆、嘉庆年间由当地民间歌舞、傩戏并融合外来腔调综合发展而成。主要唱腔曲调“正宫调”借鉴沅水号子和山歌的某些特色唱法,用假嗓翻高八度唱句尾,形成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。这种音域和音色突然强烈反差的声腔形态,乡民用土语形容为“喀喀”(不平和之意)。史载,清道光初年以花鼓戏称呼的常德喀喀戏已有相当规模的专业戏班。清末,为避官府查禁,常德喀喀戏以“半台班”形式,在演唱喀喀戏之前,往往加演武陵戏或荆河戏。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上世纪40年代末。

  全国解放后,常德喀喀戏得到长足发展,常德市成立了专业剧团。1955年,常德喀喀戏《清风亭》参加了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,其唱腔用假嗓翻高八度唱句尾的“喀喀”风格,在整个会演中一枝独秀,得到观众和专家的好评。“文革”中,剧团一度瘫痪。1978年剧团恢复了传统戏的演出。1986年,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戏《嘻队长》赴京汇报演出,获得首都文艺界和众多媒体的高度赞扬。同年,中央宣传部发表题为《对处境艰难的好剧团要奖励》的文章,对常德花鼓戏剧团经济困难也要演好戏、多演戏的精神,作了较高的评价。由于剧团长期坚持下乡为农民演出,并创作演出了一批在国家和省获奖的优秀剧目,在1991年和2000年,分别两次由中国文化部和人事部授予剧团“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”的光荣称号。

  常德喀喀戏音乐有正调、打锣腔、小调和花鼓戏高腔四大类。正调以正宫调为主体,通过板式、旋律、调式等变化,形成了适用于不同行当、不同情绪的七字调、悦调、阴调、新正宫调、大起板、二流、三流等派生曲调群,结合情调古朴、旋律独特的悲腔潼关调,丑角腔老鸦调和西调,构成了正宫调的声腔系统。

  常德喀喀戏的表演有两大风格。小型剧目多呈现地花鼓载歌载舞的风貌,表演中还常见对日常生活的艺术模拟。大本戏的表演在借鉴大戏剧种表现程式的同时,也形成了自己的程式,如《乌龙院》中的“三请坐”、“三送哥”、三下楼”、“三猜心”、“三写约”;《潘金莲裁衣》中的打脚、打头、打乳的“三打”等等。

  由于种种原因,以前活跃在沅、澧二水两岸数以十计的喀喀戏半职业剧团已日益衰落,老艺师逐个谢世,艺人和青年演员不断流失,唯一的专业剧团也逐渐向“丝弦歌舞为主、喀喀戏为辅”的综合艺术团体转化。常德喀喀戏已处于“青黄不接、后继乏人”的危困境地。

 

分享到: